美联储即将变天?一场撼动全球经济的政策巨变
近期,美联储的政策工具箱可能迎来十年来最重大的调整。从美国参议院的激进提案到美联储主席继任人选的博弈,种种迹象表明,这场变革不仅关乎美国经济,更将深刻影响全球市场格局。尽管短期内政策框架不会突变,但政治角力与学术争议已为未来埋下伏笔。
共和党参议员特德·克鲁兹6月突然发难,试图废除美联储向银行准备金支付利息的权力。这一政策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实施,堪称美联储调控利率的“命门”。若提案通过,美联储将被迫回归危机前的“稀缺准备金”体系,其持有的数万亿债券可能面临雪崩式抛售。
随着鲍威尔2026年5月任期将至,特朗普政府正暗中布局继任人选。这位曾多次炮轰美联储的总统,更倾向于任命支持降息的鸽派人物。政治压力与学术争论交织,使得美联储的独立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现行体系下,美联储通过支付准备金利息精准控制利率,但这也导致两大副作用:一是被批变相补贴华尔街银行,二是让美联储从“财政奶牛”(年缴千亿利润)沦为亏损大户。前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虽辩护称“操作便捷性无可替代”,但连他也承认,当前亏损源于长期债券的利率错配。
杜克大学教授埃伦·米德警告,若强行回归危机前体系,美联储需抛售海量债券,这将推高实际利率,引发“宏观经济阵痛”。更棘手的是,当前银行体系已适应充裕准备金,突然抽离可能重演2019年的“钱荒”危机。
自2022年启动量化紧缩(QT)以来,美联储已减持2万亿美元债券。当前6.7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距离市场预估的“安全线万亿)仅一步之遥。但潜在继任者沃勒主张更激进缩表至5.9万亿,另一位热门人选凯文·沃什甚至呼吁“双重打击”——降息与大幅抛债并行。
沃什的激进方案被研究机构Wrightson ICAP质疑为“理论乌托邦”,但分析师也承认,这折射出美联储内部对资产负债表认知的深刻分歧。LH Meyer分析师Derek Tang指出,这场辩论本质是“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权力再分配”,尤其在特朗普寻求连任的敏感期。
美联储正站在历史拐点:是维持现有精密但脆弱的体系,还是冒险回归传统框架?无论选择哪条路,都意味着全球资本流动的重构。对投资者而言,这场博弈既是暗流汹涌的风险,也可能是十年一遇的布局良机。
猜你喜欢
- 12-07AICoin量化投资20年:A股市场的
- 07-10AICoin【环球财经】埃及允许人
- 05-26AICoin北京成立全国首家金融业
- 05-27AICoin财经聚焦|超3000万名家政
- 05-21AICoin北京将持续构建金融支持
- 03-27AICoin金融赋能教育家校共育未
- 07-31AICoin“BTC中国”成全球最大比
- 07-09AICoin中央财经大学与海安经济
- 04-06AICoinMichaelSaylor建议微软采用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