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日美房地产投资逻辑(5千字干货)
今天咱们来聊聊中国、日本、美国这三个国家核心区房地产投资的底层逻辑。不讲虚的,只说干货。
假设你是一个全球房产投资爱好者,想靠买房赚差价、收租金,来跑赢通胀、实现资产增值。
那你肯定关心这几个问题:现在北上广深的房子还能买吗?纽约的公寓要不要入手?东京的房子值不值得投资?
作为普通个人投资者,我们没有那么多内幕消息,所以更要紧紧盯住宏观环境——比如利率、汇率和政策走向,还要搞清楚不同市场的特性。
中国的房地产是非市场化的产物。土地是政府的,地方政府掌控供地节奏控制地价,且每套房子的签约都有指导价备案价,楼市的走势不只看供需,更多看上面怎么定方向、出政策。
而美、日的房产是高度市场化的金融资产,更多受经济周期和资本流动性的影响。
2025年,你在哪个国家买房,远比你在那个国家的哪个区域买房更重要。选对了国家,事半功倍;选错了,可能满盘皆输。
在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大趋势下,接盘的年轻人越来越少,纯靠人口红利驱动的房价暴涨赚钱的逻辑基本失效。
所以,别再整天想着“炒房倒手暴赚价差”了,现在要追求的是“稳定现金流”和“资产保值”。
现在美元加息周期快要结束,降息预期越来越强——但这过程中的波动会非常剧烈。
日元还处在历史性的低利率周期,但它什么时候转向,是个巨大的变数。人民币汇率则会是在“稳中有控”的基调下波动。
利率是房地产的“命门”,但你得知道:同样是美联储降息,这三个国家的房产反应会天差地别。
美国房地产高度市场化,利率通过房贷成本直接影响需求,但美联储降息不一定是利好,关键要看它是“预期性降息”还是“衰退式降息”。
对美国核心区(比如纽约、加州等地)来说:现在美国的房贷利率大概在6%-7%,如果美联储今年9月线个基点,那普通购房者的月供压力就会减轻。
但如果这是“衰退式降息”(也就是经济不行了才被迫降息),那就像2008年那样——哪怕利率降到零,纽约曼哈顿的豪宅该跌还是得跌,大家都在抛售资产保现金流。
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:之前有个深圳大佬,花21亿在香港山顶买了套豪宅,9年后7.9亿甩卖,账面亏掉13亿,贬值62%!
中国的房贷利率是跟着LPR走的,但现在核心区的房价根本不看利率,看的是政策是否限购。
2025年,哪怕北京房贷利率降到4%,如果限购没放开,刚需和投资客还是买不了,房价也涨不动。
反过来说,只要政策松绑——比如放开某个区的限购,哪怕利率没降,像深圳前海这种地方的房子也可能一下子跳涨。
日本最特殊,利率长期对楼市不起多少作用。因为日本的房贷利率一直很低,大概在1%-2.5%;
尽管利息低、甚至允许零首付,但很多年轻人还是不愿意买房。为什么?因为经济常年不景气,他们怕将来还不起月供。
对个人投资者来说,只要做海外房产,就绕不开汇率。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日本——投资之前,先问自己能不能扛住日元贬值。
如果美元兑日元从150涨到160(说明日元贬值),2024年你用10万美元换1500万日元在东京买套公寓,到2025年房子涨到1650万日元(涨了10%),但换回美元只能换到10.3万,扣掉中介费和税,基本没赚。
美元是全球硬通货,假设你用人民币换美元买纽约公寓,就算美元对人民币贬值5%,纽约房价每年还能涨3%-5%,基本能对冲掉。
土地是政府的,地方政府靠卖地赚钱,所以核心区房价涨不涨,要看政府想不想让它涨。
比如上海陆家嘴,政府控制土地供应,新盘少,二手房价格就稳得住;但像惠州那种地方,政府批了太多地,开发商拼命盖,最后房子打3折都卖不掉。而且政策经常变,说调就调。
关键是对待外国人投资中国房产,国内政策门槛很多,比如社保,北京、上海等一线城市不仅限购,也要求外国人提供连续社保或纳税证明(通常需1-2 年),且个人资质、购房资金出入境要符合监管机构规定,才能购房。
美国的开发商自己会根据库存周期调节供应——库存多了就少拿地,库存少了就多盖。
比如纽约曼哈顿库存周期12个月(处于正常水平),开发商就会平稳推盘,房价不会大起大落。
对待外国人购房诉求,美国联邦层面没有限制,全球国家都可自由购买房产,但部分州实施针对性限制,尤其针对中国公民。
日本央行会买REITs,防止房地产跌得太狠,但不会像中国那样搞“限购限贷”。
东京23区的房子,只要你有钱,随便买,政府不管;但也不会给你什么“自贸区”政策红利。
房价涨不涨,全看人口流入——东京现在房价涨也是如此,现在是东京的“企业抢年轻人”,年轻人来了,租房需求增加,东京房价就会跟着涨。
对待外国人购房诉求,日本政策常年宽松,外国人可自由购买住宅及商业地产,当然最近因为东京楼市太热,东京港区等区域也开始要求外国买家提供2 年社保证明。
1.选筹:政策红利优先,避开“概念炒作”,看准人口流入地。有人才流入的地方才有涨的可能性。
北京上海的核心区房子永远大批人等着买,北京五环内人口密度达1.3万人/平方公里,远超东京都区部的 0.6万人/平方公里,就这个人口密度!
2025年这边二手房价格虽然比2021年跌了15%,但租金回报率还能到2.5%(比深圳其它区域高0.5%)。
但像中山马鞍岛,说什么“深中通道通了就涨”,千万别信——那地方没人住,买了就套牢。
中国核心区房价,政策松一次、涨一次。越是限购的地方越要看准政策宽松期买!
比如2025年上海如果放开“临港新片区限购”,临港房子三个月涨10%不是梦,这几天上海又放宽了限购,明确说外环外不再限购,会不会又吸引一波炒房资金进去?
但如果政策收紧——比如“限售5年”,就算你再看好,也别进场,因为急用钱时根本卖不掉。
家嘴买套小公寓,月租1.2万,一年14.4万,房价800万,回报率才1.8%。
但如果2025年赶上“浦东开放35周年”政策,房价涨到880万,赚80万差价就走——这比收租金划算多了。
美国房地产是“生产资料”,赚的是现金流,不是价差。个人投资者记住一下三点:
特朗普让美联储降息,核心动力之一,也想通过降低银行购房贷款让房市活跃起来!现在这个高利率,个人购房者几乎不会借钱买房!
比如布鲁克林的Madison社区,2025年房价涨了14.5%,但租金回报率只有4%,不建议买。
反而曼哈顿外围的长岛市,房价涨得慢(年涨3%),但租金回报率能到6%——月租3000美元,能覆盖房贷成本以及相关持有税费成本,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现金流。
美国房产短线%,非居民外国人还要付15%预扣税(一位中国公民在洛杉矶出售价值80万美元的住宅,不管卖房有没有挣钱,都要先被预扣12万美元税款,若证明没获利可返还相关税款)!
其实,如果你在纽约买套公寓,持有一年就卖,就算房价涨10%,扣掉交易成本和税务后,卖房的利润也所剩无几。
但如果你持有5年以上不卖房产租房,那么,长期资本利得税会持续降低,且租金每年还能涨2%-3%,复利效应非常明显,所以短线炒房在美国很难流行!
何时入场?等日元贬值到150以上再换汇入场。美元兑日元>150的时候,用美元换日元最划算。
2024年在150的时候用10万美元换了1500万日元,在东京新宿买了套40㎡公寓。
如果2025年日元涨回140,房子涨到1600万日元,换回美元就是11.4万——比在130入场多赚1.2万美元。
日本房产是“抗周期资产”,就算经济不好,东京核心区房价也跌不到哪去,因为东京圈是人才的持续流入地,大量外来打工人口支撑了房价。
而且东京区的租金非常稳定,就算房价不涨,每月收到的租金也够覆盖生活开支——这对打算“半退休”的投资者特别友好。
不要只看房价涨跌本身,年度持有成本才是决定投资成败的关键,进一步分析三国房产的持有成本,让大家有更直观的感受。
假设一套房产价值为$100万美元(或等值日元/人民币),投资者自付50%+贷款50%的方式购房,这套房每年持有的综合成本是多少。
假设汇率为:1美元≈7.2元人民币,1万日元≈500元人民币(即100日元≈5元人民币)
前面的表格清晰地展示了为什么在美国买房是“做生意”(美国的政策机制设计让每年持有房产的成本远高于中日,且强势美元可以自由投资低估值的国外资产获取高收益,所以美国很难有本土炒房团)。
相反,在中国买房是“就是搏信贷洪流下的房价单边上涨趋势”,而在日本买房则是“低利率下的低成本日元套利现金流”。
美国:持有成本高、交易成本高且透明,像经营企业,必须精细算账,追求稳健的现金流。
猜你喜欢
- 08-09AICoin美日协议打开加息空间 日
- 08-11AICoin乐享借(官网公开公布客
- 03-10AICoin加息对经济和个人生活的
- 06-10AICoin日本央行再迎利好数据!
- 12-07AICoin证券时报刊文:投资别炒
- 08-14AICoin日本央行暂无加息空间
- 06-27AICoin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经济学
- 08-01AICoin为未来加息埋下伏笔?日
- 07-31AICoin安联投资:预计日本央行